以前的主管跟我說日本早療預防措施做得很好,我看了一些資料,發現日本的幼兒健診制度還蠻不錯的,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處遇。翻譯了這些資料之後我覺得要當翻譯工作者真是辛苦阿!不能逐字翻譯,而且專有名詞還要用台灣使用的名詞,這樣大家才會懂^^~,,,,,看看翻完的文章也覺得翻譯也蠻好玩的^^~只是本人日文造詣還不夠,要繼續加油!這篇就暫時這樣八!
嬰幼兒健診和諮商服務
1. 嬰幼兒健診
基本性的母子保健服務的健康檢查是由住家附近的市鄉鎮區公所提供的。具有專門性的母子保健服務如,早產兒的居家訪問指導等是由保健所負責的。
異常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育兒支援、健康增進為目標,從嬰兒出生到就學階段、健康檢查服務實施的方式如下:
- 篩檢:
在市鄉鎮區公所實施的業務包含嬰幼兒健康檢查、一歲六個月兒童的檢診、三歲幼兒的健診等健康檢察業務及訪視新生兒、孕產婦等指導業務。
- 篩檢後的追蹤
對於需要進一步觀察的小朋友,保健師會進行家庭訪視。對於有需要精密檢查的小朋友,建議去醫療院所接受更精密的健康檢查。
在市鄉鎮區公所,也有專業人員如小兒科醫生,心理師等提供幼兒發展的諮商服務。
2. 幼兒發展的諮商服務
依據篩檢的結果,以對於孩子的發展或育兒上有問題的家長提供諮商服務。
a. 健康育兒諮商
各縣市的保健所,為促進嬰幼兒健全的發展,在各鄉鎮區公所辦理的嬰幼兒健康檢查,由醫療護理人員透過觀察評估,對於幼兒發展的指導的支援服務是重要的。日本熊本縣的幼兒綜合療育中心,由專業團隊,醫師、物理治療師、保健師等人員對於嬰幼兒及其家長的需求,提供諮商服務。
b. 其他諮商
鄉鎮區公所、保健所,對於輕度發展障礙的幼兒的發展諮商或是家長對於育兒有任何問題,保健師提供電話諮商或是家庭訪視服務。
社區療育體制
以日本熊本縣為例,關於社區療育的制度,從2003年度到2010年度,八年間實施,{熊本身心障礙計劃},以下是實施內容:
從發現障礙到就學這段期間幼兒經過,一次健康檢查到詳細的發展評估。在進小學之前,幼兒可能到各個醫療院所、機構接受各種療育服務。在此過程中,對於家人或是障礙者來說都是相當困擾,也對於幼兒未來抱著很大的不安。
具有障礙的幼兒及家人,在這個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接觸很多醫療、教育等相關機構。鄉鎮區公所將支援幼兒及家人的,能踏出重要的第一步,迎向未來。以下是實施的方式:
一. 療育據點的準備
熊本縣的{幼兒綜合療育服務中心}因扮演著縣內療育機構重要據點的腳色,於2004年重新整編。有以下的準備工作: 考量幼兒入園的因素,全面改建環境,以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提供適當的設施設備,並且有完整的專業團隊。
為了普及社區療育服務的概念為目標,2004年熊本縣設置了社區療育部,期待與縣內各個療育單位有更好的聯繫更好的伙伴關係。為了讓居民能夠在住家附近的社區可以使用療育資源,全力以付讓計畫成功進行。
!. 綜合療育機構確立
* 在[幼兒綜合療育服務中心]新設日托式機構,為了讓肢體障礙者、重複障礙者、自閉症等各種發展障礙幼兒能夠接受綜合的療育服務,在[幼兒綜合療育服務中心]裡,設置了{身體障礙幼兒的日托機構}及{智能障礙幼兒的日托機構}
* 入所環境的改善
未來,考量將療育的重心移至社區及家庭,同時區分以醫療性為主的照護中心和
以生活面為主的支援服務的病棟。必要時將準備個人室病房。
* 強化外來資源的部門
充實諮商體制,配置具有能力可以諮商、診斷智能障礙、自閉症幼兒的專業人員
* 強化訓練部門
配置各種專業訓練人員,為達成有效的訓練為目標,將進行訓練後的評估機制。
2.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確實實施健診體制
為達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目的,以巡迴式健診為方式,計畫在各鄉鎮區公所與各
母子保健團体攜手合作進行篩檢工作。
3. 推進社區療育的服務概念
* 實施療育據點服務, 建立社區療育機構的連絡網路
期許社區療育服務的普及,熊本縣府新置[社區療育部]以提供社區的各療育中心的
指導及支援或相關人員的教育研習等業務。
這個部門是針對有障礙的幼兒、家人、或社區的各個療育單位,,或志工等等支持障礙幼兒服務的工作者能有相互交換療育訊息的空間,有管道獲得對於障礙特質,療育技術等相關知識,或是支援各種療育的活動。
而且,強化社區的醫療機關和療育相關機關的聯繫,各社區的社區療育中心扮演著網絡重要角色,以讓療育據點服務機構業務計畫能夠圓滿進行。
二. 社區療育體制的準備
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嬰幼兒期的障礙或是發展遲緩、越早得到適當的療育服務是很重要的。社區療育計畫提供幼兒們可以在住家附近的社區接受療育服務的環境,同時提供高品質的療育體制,支援社區機構或家庭,強化社區中服務網絡的建立如行政單位、學校體制、療育相關機構的關係。
支援在家療育的障礙幼兒在社區中的生活、提升社區療育相關人員的知識及療育技能,建立社區環環相扣的療育體制。
1. 社區療育的基本想法(社區療育業務的體系)
社區療育服務,一種是對於具有障礙的幼兒的發展直接支持的服務,另一種是與障礙
幼兒有直接關係的人員如家人的支持服務。從發現障礙幼兒到接受療育的服務這
期 間,與支持障礙幼兒生活的相關人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建立在平日生活的鄉
鎮區的社區中能夠接受適當的療育服務的制度。(社區療育服務系統)
2. 早期發現療育對象
為了能夠掌握早期發現早期處置的目的, 應該在嬰幼兒健診的業務及與母子保健的政策相關所產生的各業務間,建立良好的合作管道制度。建立支援體系以確保追蹤在鄉鎮區公所所實施的各種健康檢查的業務。並且,建立個別化的服務計畫體制,因應障礙幼兒的診斷或療育服務目標,由專門醫師或各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諮商或家庭訪視。
3. 建立障礙保健福利圈的療育體制
[障礙保健福利圈]就是促進幼兒在療育服務圈中能得到具有適切有效率的專業服務,提供服務的各個相關單位及市鄉鎮區公所等聯繫管道及建立彼此間的合作網絡。對於在家療育的幼兒,由市鄉鎮區公所的[社區療育服務中心]負責療育服務的業務。
4. 強化社區療育相關人的合作關係
療育服務是:由專業團隊所組成的多元性的療育服務為主,[社區療育服務中心]配置有各種職務的諮商人員如:保健、醫療、社會福利、教育等專業人員。個別化服務支援的計畫是由市鄉鎮區公所的保健師等相關專業人員所擬定的療育服務目標為基礎,如果有必要時,幼兒綜合療育服務中心或是社區療育服務中心等專業人員也會到幼托園所支援,以提升障礙幼兒身邊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
5. 建立療育資源的系統
為了有效聯繫療育服務相關單位之間的關係,及考量幼兒及家人的隱私權,推展適當
的療育資訊系統。
說明1:
★ 嬰幼兒一般健診:
嬰兒三個月及七個月大時在指定的醫療院所個別進行,健診的結果將送至保健福祉中心。一歲六個月及三歲的健康檢查是在各保健福祉中心內採取團體健診方式實施。
對於嬰幼兒健診的結果, 如果家長對於幼兒的一般發展或是動作發展有所疑問或是
不安,可以申請育兒諮商服務或是申請進一步的觀察評估。一歲六個月幼兒或是
三歲幼兒有關身體方面需要進一步檢查的話,可以到所委託的相關醫療院所進行檢
查。如果有語言等關於精神面的發展需求的幼兒,可以參加心理follow教室(心理追
蹤教室) (,藉由遊戲活動提升語言的發展以團體性的親子活動進行)或心理諮商服務
必要時,將會介紹熊本縣福利綜合諮商所,熊本是幼兒發展諮商室給有需求的人。
其它與身體面及精神面無關的方面如果有必要時保健師也可以到家庭訪視指導。
說明2:
★ 保健師的在宅訪問與指導
由市鄉鎮區公所派遣保健師到有需要的家庭,指導範圍如懷孕過程的注意事項、生產時的準備工作等等因應不同的狀況而給予適當的指導。保健師的家庭訪視是免費提供的服務,由有需求的人提出申請,或是由醫師介紹也可以接受此服務。
說明3
★ [健康親子21] 計畫
2000年依據[健康日本21]的母子保健法,制定了[健康親子21],都道府縣、
市鄉鎮區公所等以此為基準,擬訂地方版本,規劃母子保健活動的業務。
以--放心生產,健康養育小孩—為出發點,因應少子化高齡社會,建立全國國民
可以健康的有活力的社會環境,實施全國國民的健康運動計畫中的一環。
健康親子21的網頁
http://rhino.med.yamanashi.ac.jp/sukoyaka/
國民健康運動計畫 2001-2014年
http://rhino.med.yamanashi.ac.jp/sukoyaka/abstract.html
說明4:
★ 母子保健法:
母子保健法的目的是: 增進母親、嬰兒、幼兒的健康。母子保健基本概念是不只是母親而已,結婚前的男女,及婚後的配偶也包含在內,在人的一生中,健康的維持及促進,生活的品質也將被考量。對象是從胎兒、新生兒、嬰兒、幼兒、學齡兒到高中、青年期的男女為主。
其他參考資料:
先進國家如何做早療?
借鏡早期療育走在前端的日本、美國、英國,看台灣需要做什麼?
文/李怡樺
2006.03.29 89期 康健雜誌
http://www.lcenter.com.tw/inter/JapanDetail.asp?no=27
早療協會專業文章區:
作者:佐藤拓代 日期:2008-09-12 08:29
http://www.caeip.org.tw/html/fhtml/index.php?job=category&seekname=1&page=3
留言列表